推进朝阳区社区教育发展,为终身学习体系实施助力加油

日期:2025-03-25 浏览:553 作者:长春开放大学

朝阳区社区教育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充分发挥好朝阳区社区教育学院示范引领和先行先试作用,不断丰富社区教育内容、方式与途径,增强社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架构朝阳区终身教育体系,从而进一步推动社区教育持续建设和发展。

朝阳区社区教育摸索出适应朝阳区社区教育特点的“382”工作模式。2017年学校成立的朝阳区社区教育学院,按照“区社区学院——街镇社区学校——社区(村)社教中心”三级管理方式开展日常的社区教育教学工作,朝阳区11个街(镇)设11个街镇社区教育学校、77个社区(村屯)设77个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院校100%覆盖全区的所有社区(村屯)。学院重点打造了社区教育“八大工作室” ,服务于“思想政治”“国学文化”“家庭教育”“民间艺术”“文体娱乐”“养生保健”“琴棋书画”“技能提升”等八大课程体系,共同为全区社区居民提供舒适的社区教育课堂学习场所。定期按照“15分钟学习圈”开展每年两期的社区教育和居民日常学习或培训。

同时,结合数字化技术应用,通过长春全民学习网和朝阳区社区教育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课程融合、师资互通、资源共享。各社区教育院校以常规工作为基础,特色创新为亮点,发挥百姓学习之星和品牌项目的带动作用,促进社区教育工作高效发展。强特色、创品牌的社区教育模式逐步形成,全区社区教育走出一条全民终身学习发展之路。

针对社区教育的特点,学院开展社区学习以“十五分钟学习圈”为基础进行社区教育教学工作,完成社区教育课堂送课和社教活动开展等工作,既方便了老年人的出行,又达到了学习提升、寓教于乐的目的。为提升朝阳区社区教育“十五分钟学习圈”教学质量,学院围绕“思想政治”“国学文化”“家庭教育”“民间艺术”“文体娱乐”“养生保健”“琴棋书画”“技能提升”等八大课程体系,并根据不同街道乡镇的文化差异、地域特色、居民素质等影响因素,开设适应居民学习特点的社区教育课程和社区学习活动。如南湖街道域内大学较多,居民文化素养较高,教学活动侧重于开展书法、绘画、古筝演奏和诗歌写作、朗诵训练等方面的课程和活动。乐山镇社区居民增收意愿强,学院根据前期调研组织当地社区教育学校开展草编等创业技能提升课程,先后培训4800多人次,帮助2000多名农村妇女实现增收。

2024年春季学期学院开课15门,学期内开展社区教育实体班310次,每门课程完成20—40次实体教学,辐射朝阳区11个乡镇(街道)和15个村(社区),学习人数超7800人次,社区教学满意度逐期上升。实体教学班的创新满足了社区居民强烈的长期学习意愿,随着学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提高,后期社区开展各类相关活动的质量也显著提高,大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高涨,为社区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带动效果。

同时,朝阳区社区教育工作在全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开展“长春市民读书月”、“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社区教育系列活动、长春市民“读书月”活动、“长春市社区教育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征集”、“长春市社区教育课程资源遴选活动”、“社区教育课堂送课活动”等各项社区教育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喜闻乐见的精彩学习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们的日常精神生活,也彰显了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工作持续开展的必要性。“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社区教育工作需要我们,这就是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情怀。


稿件来源:朝阳区社区教育学院

初审:金靓

复审:李梅

终审:明晓辉